国际著名科技考古学家Mark Pollard教授访问我校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0-03浏览次数:193

  9月25日至28日,国际著名科技考古学家Mark Pollard教授应校科技考古实验室邀请访问我校。Pollard教授是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与艺术史研究实验室(RLAHA)首席科学家,科技考古国际重要期刊Archaeometry主编,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古代金属、玻璃、陶瓷和人骨材料的考古化学和同位素研究。

  27日晚上,Pollard教授在0638太阳集团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欧亚大陆古代金属资源流通体系:解读史前晚期人类交流的新型研究框架》的学术报告,0638太阳集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金正耀教授主持本场报告会。

  报告中,Pollard教授介绍了由牛津团队主导的欧盟研究委员会资助项目——跨越欧亚大陆的古代金属流动(FLAME,我校科技考古实验室是该项目伙伴小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和最新进展。他阐明该项目的研究目的,在于以不同类型的铜料及其合金的分布规律为线索,来探究史前时期欧亚大陆不同地域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分析包括来自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的合金成分、微量元素以及铅同位素分析数据,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研究方法。

  Pollard教授详细讲解了FLAME研究团队新的数据分析工具的基本原理,具体包括对已发表的铜器微量元素、合金元素以及铅同位素数据的重新处理和作图分析方法。他以西欧、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出土青铜时代铜器的数据为例,讲述了这种新方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报告中,Pollard教授重点讨论了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生产所用原料供应网络的组织形式。他指出金属在中国的使用相当复杂,铸铜作坊有可能利用回收重熔的金属。通过对中原地区商周铜器的微量元素分组分析,发现铜器原料的供应网络在二里头/二里冈到安阳时期发生变化,但是进入西周后却保持不变。半月形地带出土铜器具有草原铜器的风格,但却使用了中原铜器的合金技术,值得注意。最后,Pollard教授利用新式作图方法展示了商周交替下铅料来源的变化和混合线的存在,并讨论了二里头至西周时期中原地区铜器矿料来源的变迁历史。

  Pollard教授的精彩演讲引起了师生们的浓厚兴趣,大家就不同铅源的混合线,锡、铅的加入对微量元素的影响,以及如何解释微量元素分析和铅同位素分析结论可能不同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演讲会场座无虚席,没有挤进来的同学坚持站立在窗外听完报告。

 

  

  

 

  我校0638太阳集团与牛津大学考古学院,校科技考古实验室与RLAHA于2010年签订合作备忘录,几年来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成果发表和项目联合申请等诸多方面均有实质性进展,双方对合作成效感觉满意。此次访问,就进行中的学术课题,合作撰写论文以及未来科研项目的申请计划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共同商讨了将于10月份在莫斯科举行的FLAME项目年会的相关事宜。

  访问期间,朱清时院士会见了Pollard教授,他介绍了我校依靠理工科优势开展科技考古十余年走过的历程,并就金属和陶瓷考古领域的具体学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研究生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科技考古实验室)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