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在史前含酒精饮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者:贾倩发布时间:2022-05-12浏览次数:174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杨玉璋教授团队在中原地区史前酿酒工艺和饮用方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杨玉璋教授团队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合作,运用淀粉粒、植硅体、真菌和有机酸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河南荥阳青台遗址(5500-4750 cal. BP)出土17件陶器表面残留物进行了分析,提取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文明起源核心区古代先民生产和消费过滤型混合酒精饮料的直接证据。相关成果以A new filtered alcoholic beverage: residues evidence from the Qingtai site (ca. 5,500–4,750cal. BP) in Henan Province, Central China为题在线发表在地学知名杂志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上。论文第一作者为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硕士研究生廖静雯(现为荷兰莱顿大学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为杨玉璋教授。

图1 青台遗址地理位置及遗址出土实验用陶器标本

酒类饮料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史前含酒精饮料的生产工艺和消费方式是近年来考古学界关注的学术热点,中国仰韶文化中晚期(6.0-5.0ka BP),以郑洛地区为核心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摇篮,目前考古学界对该地区距今5000年前后中华文明起源关键阶段酒类生产和消费的情况尚不清楚。

河南荥阳青台遗址是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年代约为距今5500年至4750年,该遗址发现有“北斗九星”祭祀遗迹、三重环壕以及炭化丝织品残片等多个重要遗存,对研究中原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和中国丝织品起源等问题有重要价值。值得关注的是,遗址发掘过程中出土了部分可能与酒类饮料生产或消费有关的尖底瓶、陶罐、漏斗、陶杯等器物,同时,墓葬M145壁龛中还出土一件精美的彩绘葫芦瓶,发掘人员判断其是一件储酒器,这也是整个遗址出土的唯一一件完整的彩陶文物。

为了解该遗址先民酿酒工艺与消费状况,杨玉璋教授团队利用淀粉粒、植硅体、真菌和有机酸分析等技术手段,对上述彩陶壶以及遗址出土的其它16件陶器残片(来源于尖底瓶、罐、漏斗、器盖、杯等)表面残留物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漏斗、器盖和彩绘葫芦瓶曾被用于酿造和储存过滤后的酒精饮料,且这些酒类饮料很可能是以发芽的谷物作为糖化剂,水果和蜂蜜作为发酵剂,以粟、水稻、小麦族、薏苡、植物根茎和豆类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混合饮料。

值得注意的是,青台遗址出土的尖底瓶和平底罐样品表面并未提取到酒类残留物,表明这些陶器并未被用于酒类生产或消费,该结果与关中和豫西地区有明显不同,显示仰韶文化中晚期黄河中游不同地域酒类酿造工具可能存在区域差异;植硅体残留物只发现于漏斗表面而不见于随葬的彩陶瓶内,针对这一现象,团队人员根据酿酒模拟实验结果,推测漏斗曾被用于过滤酒中的杂质,而彩陶瓶则被用于存放澄清酒液;结合同时期双槐树遗址出土陶杯中酒类残留物的发现,证明在距今5500年后的仰韶文化晚期,中原地区先民的饮酒方式已由早期部落居民集体咂酒群饮转变为个人独饮或少数人使用陶杯分饮。结合考古学研究成果来看,这一饮酒方式的转变可能与仰韶晚期中原地区文明起源进程中社会关系由早期较为平等的状态向晚期社会阶层分化转变有关。

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原核心区中华文明起源关键阶段先民含酒精饮料生产的原料、工艺、器具和饮酒方式等,对了解我国早期文明社会酿酒工艺和消费状况等有重要价值。

图2 青台遗址陶器表面提取到的酿酒损伤淀粉粒、植硅体和酒类有机酸

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2172)、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132311KYSB20190008)和我校“新文科”基金项目(YD2110002016)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eart.2022.884630/full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