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王高峰团队在可疑研究实践的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者:贾倩发布时间:2024-09-10浏览次数:110

近日,我院科技哲学系博士研究生甘烨彤(第一作者)、时仪、王高峰副教授(通讯作者)在伦理学交叉领域的重要SSCI期刊Ethics & Behavior上发表关于发表压力与可疑研究实践的关系研究,标题为“Publication pressure and questionable research practice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中文名为发表压力与可疑研究实践: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相较于科研不端行为,因提供有偏证据而受到质疑的研究实践活动更常发生却往往被忽略,例如,为求结果显著而增加样本量、选择性呈现结果等。作为学术的灰色地带,可疑研究实践的普遍性以及隐匿性更有可能对科学事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探究可疑研究实践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为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在当今超级竞争的学术环境中,“要么发表,要么出局”的研究文化反映了研究人员普遍感知到的过度发表压力。论文发表与职业发展、生存资源等个人利益紧密挂钩,加速了学院时代向后学院时代的转变,也加剧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间的张力。以往研究发现,发表压力与可疑研究实践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由于研究人员在高压之下为了争取发表论文,“迎合”出版机制,而表现出可疑研究实践。然而,这推论是否合理,过度的发表压力如何导向可疑研究实践,何种因素能缓解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考察发表压力与可疑研究实践的关系,并分析道德脱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实验室的科研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对中国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发表压力与可疑研究实践正相关;(2)发表压力与道德脱离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道德脱离在发表压力与可疑研究实践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即过度的发表压力使得个体更可能对不合规的科研行为展开道德辩护,将其视作“常规做法”,而产生更多的可疑研究实践;(4)实验室的科研伦理氛围在发表压力与道德脱离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良好的实验室伦理氛围能降低个体因迫于发表压力而忽视伦理规范的可能性。

研究从道德自律视角、资源有限理论的基础上,阐明过度发表压力的危害及其作用机制,推动对科学奖励机制与评价体系的重新审视;科研管理需重视实验室的科研伦理氛围建设,加强意义建构、奖励负责任研究行为等方式,避免可疑研究实践做法的合理化。

Ethics & Behavior以跨学科视角而著称,融合了法律、医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探讨人类行为中的道德责任、科研伦理、以及公共政策中的伦理挑战,是伦理学与心理学(多学科)领域Q2(JCR 2023)SSCI期刊。该论文受到中国科大新文科基金“群体认知视角下跨学科合作困境的机理及对策研究”(FSSF-A-230102)的支持。

论文链接:Gan Y, Shi Y, Wang G*. Publication pressure and questionable research practices: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J/OL]. Ethics & Behavior: 1-15. https://doi.org/10.1080/10508422.2024.2397103

相关研究进展:甘烨彤, 王高峰*. 反身性视域下发表压力对科学研究的影响[J/OL]. 科学学研究: 1-12. https://doi.org/10.16192/j.cnki.1003-2053.20240613.003


(科技哲学系)


Baidu
sogou